2023年,是公司推动“双轮两域”战略的第一年,是深入推进协同发展的一年,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发展压力,这一年公司以“工程咨询提质增效与工程施工提量增效”为目标,有序推进“新建工程与在役工程”两个领域业务布局,持续夯实管理基础,深化组织变革,强化业务协同,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多措并举助力公司发展“加速度”。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呈稳增长态势,新签合同、营收规模、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26.22亿元(其中工程咨询业务9.91亿元、工程施工业务116.31亿元),同比增长332.7%;实现营业收入39.46亿元,同比增长212.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6.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11.79%。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29.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4.81%;总负债18.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9.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33%。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合同应收款管理,经营现金回流顺畅,年度回款总额近34.07亿元(同比增加190%),贷款规模较年初减少约8,300万元(年末贷款余额为170万)。
2023年,公司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优化管控模式,重塑总部“赋能管理、支持业务”的功能定位,强化“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有效服务”的意识和行为;统筹推进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的“立、改、废”,拉通专业条线、对齐标准,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生产、运营内控、财务资金、人力行政、技术质安等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事业部制”改革,提高经营主体对市场反应灵敏度和对客户服务自驱力,激发经营管理新活力。
近年来,公司在积极承接新建工程业务的同时,着手布局在役工程领域,具备细分领域先发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的运维管养业务首次拓展至省外市场,承接上海地区顶托加固项目等合同额超千万。
2023年,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产业链优势,把握国家定向投资机遇,在公路基建、城市更新、民航水利、乡村振兴等领域精准发力,在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保持扩张态势;另一方面依托控股股东的战略引领和资源平台,加速推进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业务协同,合同产值、市场业绩均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内部协同的业务生态日益臻善。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9.42亿元,其中:勘察设计(含建筑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收入7.06亿元,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收入32.36亿元。
2023年,公司坚持“区域聚焦,城市深耕”的经营策略,在巩固福建、辽宁等业务强势区域的同时,积极布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市场,关注属地化服务能力的培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目前,公司业务辐射全国90%以上省市,勘察设计业务在塞尔维亚、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进展;践行大客户策略,与中国民航总院、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中交集团等央、国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交通、市政、民航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发合诚的“朋友圈”日益扩大。
区域拓展:勘察设计新拓展重庆、山西市场;建筑设计在杭州、宁波、苏州、丽水等市场实现从“0”到“1”的突破;工程监理新开发成都、台州、温州、东莞、南通等5城业务;建筑施工业务新进入泉州、莆田、福州、宁德、龙岩、杭州、丽水、苏州、无锡、南宁等城市鼎博下载注册。
灯塔项目:勘察设计首次以联合体方式承接世界上最大海上机场的主体工程-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监理首次以“代建监理一体化”模式承接高速公路-G15沈海高速泉厦段扩容工程,承接海峡西岸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厦金高速厦门本岛至大嶝岛段(厦门第三东通道-主跨385m的钢箱拱桥、主跨928m的跨海悬索桥),承接中国华南地区首座天文馆-厦门苏颂天文馆;工程检测承接亚洲桁架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检测项目-翔安新机场太古维修机库;建筑设计承接厦门首个在综合体上打造约200米超高层住宅-厦门湖滨里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完成126.22亿元,其中勘察设计(含建筑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完成新签9.91亿元;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完成新签116.31亿元。
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工程技术标准化三级管控体系建设,新设“厦门钢结构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中心”、李文滔路面创新工作室”等科研平台2个,开展“华大土木创新微课堂”、技术骨干兴趣小组等专题活动,推动技术积累、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公司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技术平台优势,依托项目驱动和专业协同,打造“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核心竞争力。2023年,公司组建一体化专项业务小组3个,成功落地单合同超300万的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项目2个。同时,以厦门BRT维养项目典型实践为蓝本,推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桥隧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技术产品,一站式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打造建发合诚一体化服务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内部重点研发项目11项,纵向研发项目及标准14项,取得知识产权30余项,荣获“2022年度交通建设优秀监理企业(第一等次)”、“中国钢结构金奖”、“中国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3项、福建省“闽江杯”优质工程奖3项、“福建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公司以“建设工程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目标,打造专业化、集约化的数字管理平台,支持重大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基础设施监/检测与运维等业务,以数字化技术加速驱动工程管理由“治理”向“智理”转变,构建工程企业核心数字资产。
一是助力业务。公司依托丰富的工程行业实践积累及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探索“专业化服务+数字化平台”的组合模式,提升基础设施感知分析和管理服务能力。现已搭建“三平台、三系统”,即:支持重大工程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建设的“致远勘察设计管理系统”、“纬衡出图和智源云协同设计系统”及“建筑施工数字化管控平台”;支持大型基础设施监/检测与运维的“城市桥梁智慧监测平台”、“钢结构无损检测智慧管理平台”及“大型基础设施(BRT)健康档案系统”。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城市桥梁智慧监测平台”、“钢结构无损检测智慧管理平台”分别在大连市大型基建维修项目和厦门翔安大桥检测项目的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赋能管理。公司加大对数字化建设的投入,专项开展财务资金、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等数字化平台的升级迭代,初步实现了业、财、人的数据联通,搭建“点对点”、“端到端”的流程体系;横向拉通合同管理、财务资金与考核评价系统,打破内部数据孤岛,形成经营管理数字孪生,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工程技术服务业是指为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管理与实施提供全过程咨询与技术服务,是以高层次智力密集型技术为基础的智力服务行业,其服务内容贯穿于土木工程行业始终。
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项目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依托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品牌优势,为建设项目提供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
为扎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枢纽机场改扩建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2027年底,国家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国道27万公里。
2023年9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为加快推进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支持金门共用厦门机场,探索厦金合作共建基础设施模式。
2019年至2023年,5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18万亿元,其中2023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万亿元。伴随着政府主导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对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支持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也将为福建交通基建投资注入新动能。
2023年,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建筑业全年总产值315,912亿元,同比增长5.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3年7月、8月国常会先后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推进城中村改造,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将进一步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内需、促进投资都能起到重要作用。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将继续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周期性明显,其发展情况与宏观经济趋势高度相关。“三大工程”建设作为建筑业投资增量的新抓手,将为建筑业产业链上下游创造需求增量。
交通基础设施养护: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着力推进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2023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五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对国省干线公路中新发现的四、五类桥梁实施100%的治理措施,并确保每年完成不少于1,000公里的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公路网络,大规模建设后必然带来巨大的养护需求,公路养护由传统的“抢修时代”过渡到“全面养护时代”。根据《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公路养护总里程已达535万公里,公路养护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的增加、交通运载流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公众出行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在服役过程中逐渐显现。因此,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下,交通基础设施养护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城市基础设施养护: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整治体检发现的问题。2024年2月,据新华网603888)报道,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发展,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网、抗震加固、水利治理等基建项目持续发力,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生态修复等细分领域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2024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共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2024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对于传统风貌建筑的项目,要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保持原有具备保护价值的外观形象,开展科学合理的维护修缮和内部改造利用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建筑物集中老化风险加速,以老旧建筑为主要对象的房屋体检、建筑修缮已形成刚性需求,由此带动工程检测、维修加固、加固材料等相关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对于“稳增长、促消费”的战略政策意义重大。
建发合诚隶属于工程技术服务业,报告期内主要从事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建筑施工、综合管养、工程新材料六大业务,公司聚焦交通、市政、房建工程领域,主要集中在公路、桥梁、隧道、市政、房建、水运、城市轨道等工程细分专业领域。
公司已取得公路、水运、市政、建筑等土木工程行业资质共60余项,现涵盖工程全产业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检测、施工、养护、维养等全类别资质,实现建筑/市政行业甲级资质全覆盖,具备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各项资质和能力。
(1)勘察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供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主要包括:项目策划、投融资咨询、规划方案、前期咨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勘察测绘、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及数字化运维。公司从事勘察设计的专业领域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工程、公路与轨道交通、风景园林、新能源开发利用等。
(2)工程管理: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咨询单位受建设单位(或政府监督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采用多种服务方式组合,为委托方提供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或局部解决方案。涵盖工程监理、工程代建、项目管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质量安全监督、一房一验、第三方飞检等,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的工程管理项目主要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质量安全监督项目、一房一验、第三方飞检等。
(3)试验检测: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公路、水运、市政、房建、铁路工程所用材料、构件、工程制品、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技术指标等进行试验检测。公司试验检测业务涵盖的工程领域包括:公路、水运、市政、房建、铁路、城市轨道等行业,开展的检测业务内容主要为:工程材料及构配件检测、地基与基础检测、桥梁施工监控及结构定期检测、桥梁动静载检测、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质量检测、交竣工验收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以及高速公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铁路项目的第三方检测监测服务。
(4)建筑施工: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或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综合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建筑施工板块作为公司全新的业务板块,公司将主要围绕施工建设阶段,打造智慧工程管理平台解决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综合管养:是指将各类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GIS、BIM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通过获取基础设施结构状态参数,用数字化、信息化及专业化的手段,为基础设施提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服务,保障结构安全及运营顺畅,提高结构物耐久性与适用性。公司综合管养对象涵盖基础设施所涉及的桥梁与隧道结构物、公路路面与市政道路、港口码头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各类工程。公司业务不仅涉及基础设施日常巡检养护、沥青路面与园林景观养护,更扩展到城市更新所涉及的结构病害处治与改造加固、特殊结构顶升、平移与纠偏、综合维养数字化与信息化等。通过多年积累已形成各类基础设施更新的快速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及应用,融合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形成各自专业且独立领先的技术体系,可有效进行全国的推广及复制。
(6)工程新材料:是指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建筑结构加固材料、绿色节能建材产业、环保再生材料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大、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公司新材料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工程新建、工程加固、工程养护等领域,主要产品为水泥基、石膏基材料、结构胶粘剂材料、碳纤维材料、气泡混合轻质土。
公司秉持“心护工程,业馈社会”的企业使命,紧抓国家政策热点及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优势领域,加速拓展房屋建筑工程相关的设计与施工业务,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智慧运维项目。同时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重点加强工程基础设施“疑难急险”病害防治力量,积极开展工程基础设施的健康检测、病害诊断、修复加固、应急抢险业务,依托系统化协同增值“1+X”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议标洽谈、客户直接委托获取各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其中公开招投标及客户直接委托是公司承接业务的主要模式。建筑施工与建筑设计业务受益于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层面的协同,得以快速发展。
公司打造独具特色的工程全产业生态系统,参建了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海桥隧工程,传承了追求工匠、创新、精品的精神,锻造了优秀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能力,并且拥有著名的品牌、齐全的资质、典型工程的实践积淀。
公司自成立至今,坚持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硬的质量保证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树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良好品牌形象。公司参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座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翔安隧道等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海桥隧工程,获得了政府和业主的一致认可,打造了完整的工程全产业链。2016年公司成为A股第一家以监理为主业的主板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旗下企业。
公司取得“公路、水运、市政、建筑行业”共60余项资质,涵盖工程产业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养护、施工、维养等全类别资质,实现市政/建筑行业甲级资质全覆盖,具备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各项资质和能力。
公司建立“三级技术管控、重点研发专项”双创新体系,配套系统化的协同机制,搭建“一院一站三中心”科技平台;依托典型工程,强化技术积累与技术研发,积淀工程智慧。公司在科研项目、标准、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参编《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技术丛书》《BRT病害诊断安全评定与维护技术》等多部专业书籍,主编《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预警阈值设置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理标准》、《绿色建筑评价规程》等多项地方行业标准,完成《高性能沥青混合材料超薄罩面技术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控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标准化贡献二等奖∣《海(水)底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多项科技奖项。
公司一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工程全产业生态系统,具有承接全过程工程咨询、EPC、工程总承包、“代建监理一体化”、“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等系统性问题一站式整合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公司与建发集团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试验检测等专业领域开展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参建厦门市的环岛路、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海沧隧道、翔安大桥、轨道交通一号线、国际会议中心、海峡大剧院、以及大连湾海底隧道、海南清澜大桥等国省市重点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重量级奖项,积累了丰富的全产业典型工程实践经验。
公司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大力发展工程基础设施的健康检测、病害诊断、修复加固、应急抢险等业务,依托重大工程与创新平台开展高端技术交流与高端人才培养,现已形成了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道路、钢结构、城市桥隧、水下结构物、地下管网、建筑”等专业6项核心技术能力,在建养并重时代具有先发优势。
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曲折中前行”的温和复苏特点,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问题叠加短期矛盾集中释放,进而形成的多重压力可能将在2024年有所延续。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还面临困难挑战的背景下,投资对于经济稳增长仍具有关键性作用。
2023年7月来,“三大工程”政策频出,地产优化政策持续落地,叠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速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三大工程”、地下管网、水利治理、抗震加固等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将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为公司设计咨询、检测、监理、施工等业务带来更多增长动能。
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近三十年发展积淀,建发合诚在新一轮的发展规划期内,聚焦“双轮驱动”,深耕“两域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
双轮驱动:即构建“工程咨询”与“工程施工”双主业的新发展格局。在加快发展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快速扩张建筑施工和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提量增效,强化全产业业务协同,持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两域建设:即深耕“新建工程”与“在役工程”两个领域工程建设。始终秉持“心护工程业馈社会”的企业使命,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交通基建、市政开发、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优质“新建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在役工程”即已建成工程的检测鉴定与评估、维修加固与养护、建筑修缮等工程建设。
2024年,公司董事会将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双轮驱动、两域建设”发展战略,继续深化管理变革,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推进全产业协同、属地化服务、专业化集成、数字化赋能和规范化管理,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度经营目标:力争实现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0-50%,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30%。
2024年度经营管理工作主线:打造一个品牌、紧盯三个专注、抓牢八个强化,以新建工程业务促增长,以在役工程业务谋未来。
把握土木工程修缮机遇和前景,采用产业经营叠加资本驱动的方式,重点打造“建发合诚工程医院”品牌,围绕工程开展“健康检测、病害诊断、处置方案、加固修缮、应急抢修”一体化服务,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依托项目驱动和专业协同,提升客户体验,以服务赢得市场。
(1)专注客户,提升建发合诚的服务力:设立海西、华东、东南三大集群联络处,深度对接和服务建发房产各经营单位;积极寻求建发集团内部业务协同的机会,探索建发体系的内循环增长;梳理并建立优质客户名录,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痛点并提供超值交付;推行大客户战略,拓展地方政府、大型央国企、知名企业等优质客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价值共赢。
(2)专注市场,淬炼建发合诚的开拓力:在努力扩大传统业务区域优势,扎实巩固新进市场业务定势的同时,重点拓展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华东、华中等区域市场。
(3)专注业务,打造建发合诚的产品力:加速打造“工程咨询”和“工程施工”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厚植建发合诚的产业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持续深耕“新建工程”和“在役工程”两个建设领域,以新建工程业务促增长,以在役工程业务谋未来。
公司所属的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政策及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将受到未来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受土木工程行业人才流失及毕业生就业不饱和等因素影响,行业人才供给已出现结构性失衡的端倪,可能对公司未来人力储备及长远规划产生一定影响;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工程企业(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综合管养),人力成本是公司报告期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支出,行业与区域市场薪酬水平的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土木工程涉及专业广、学科多,专业人才、技术骨干的培养与输出存在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将对公司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公司在工程技术服务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公司可能会承担事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公司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以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如果公司在工程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公司被认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则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公司应收账款较高主要原因是:①公司工程咨询类业务项目服务期限长,项目完工后还存在较长期间的决算及质保期,故公司应收账款账龄较长;②在实际付款流程中,业主经常是达到付款条件后才启动付款申请审批流程,鉴于审批机关主要是国有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流程较长、耗时较多,所以迟于合同约定时间付款属于行业普遍的现象。
逆市出手,两大行业被重点加仓!这8股亮了,连续7周获外资大比例加仓,2股机构净买入超千万元
WAIC 2024观察丨AI引领陆海空交通革命 尖端技术加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
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 自动驾驶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附概念股)
第800万辆下线,“比王”有望夺冠!板块估值处于十年来低位,两只百元医药股获机构好评
国泰君安:子公司拟出资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集成电路母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中泰资管官方回复A股100万点可期:部分字眼被过度放大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0755-2651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