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首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金融服务已走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之路。如今,金融服务市场产品种类繁多,而随着金融监管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持牌金融机构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一方面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得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错综复杂的行业格局之中,诸多企业凭借战略布局或技术创新举措崭露头角,在金融服务生态建设的行业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构建开放型科技生态圈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行业内的合作与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盛景。
11月28日,“2024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在重庆率先召开。这座位于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正积极投身国家数字经济浪潮并全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试验的重要舞台。
作为大会的承办企业,马上消费在会上分享了公司在数字产业方面的实践与思考。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在大会上表示,马上消费生于重庆、长于重庆,自成立以来凭借自身生态体系的不断发展,成功搭建与顶尖院校及顶级企业的合作能力体系,构建起极具特色的生态化供给模式。未来,马上消费将全力打造更为广阔无垠的科技生态圈,为金融服务生态建设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随着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健全,消费金融行业的未来走向预计将体现出两大显著趋势。首先,行业内的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当前,消费金融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成熟的商业模式,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并且拥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这些企业不仅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而且由于资金成本较低和规模经济效应,它们能够实现低成本与高周转率的良好循环,从而保持其竞争优势。
自2022年末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方向,这为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政策导向通过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助力经济增长,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等外部因素,为消费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对于消费金融企业来说,如何在把握政策红利的同时有效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业务模式与运营范畴,而是积极探寻跨领域、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型科技生态圈成为金融服务企业破局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中国31家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中,马上消费以其盈利能力居于行业前列引起了行业关注。在众多消费金融公司普遍依赖流量平台吸引用户的市场趋势下,马上消费金融独辟蹊径,专注于自营业务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当同行业大多数机构集中精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马上消费金融则积极拓展科技业务,深入进行科技创新。
与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机构通常提供的数万元平均贷款额不同,马上消费金融采取了一种小额分散的贷款策略。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有效分散信贷风险,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群体在耐用消费品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马上消费金融能够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满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确保了业务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建立开放平台业务管理制度,马上消费金融与合作银行共同参与风控审批,有效分流资产端的需求、降低公司资本消耗。近年来,公司通过拓展开放平台业务提升收益水平,开放平台业务对收入的贡献度提升,盈利水平仍保持持续提升且处于较好水平。
在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上,蒋宁称:“我们是一家技术驱动的金融机构,也是一家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就一直致力于如何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取得好的进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宏观环境中,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战略支撑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点,正积极推进自身融入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大局。该市致力于打造西部地区的数字产业新高地,并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协作、共赢的数字产业生态系统。这为金融服务企业与各方的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重庆也因此成为金融服务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理想之选,有力地推动着金融服务生态朝着更加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2024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知名企业,以及复旦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与重庆本土企业马上消费金融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为重庆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数字产业生态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举标志着各方未来将在云计算、金融科技、数据安全、校企合作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华为中国政企昇腾计算业务总经理李潇,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新金融行业总经理张翅,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分别代表科技企业,分享了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经验。他们共同展望了构建一个“开放互联、持续演进”的生态合作伙伴体系,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方向和应用场景,共同推动中国数字金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合作稳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态势,得益于众多数字企业的快速成长。针对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的数据来源和发力点成为产业龙头企业的实践探索方向。
作为在重庆成长起来的数字金融机构,马上消费金融参与国际数字经济交流,建立超过2500人的技术团队,独立开发核心系统技术,连续六年被列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公司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构建“11121”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认为,金融业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赛道。金融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
在本次大会上,马上消费正式发布“天镜”2.0。去年年底,马上消费发布全国首个自研金融大模型“天镜”,该大模型已应用于智能营销交互、数据决策支持、防伪安全等八个场景,为超2亿用户提供全面服务,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和受益程度。
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陆全强调,与市场上常见的通用型机器人不同,马上消费的“天镜”大模型更注重将通用型人工智能能力与特定的金融场景深度融合,以满足金融行业对高准确性的严格要求。
本次推出的升级版“天镜”2.0,在性能与功能上实现了全方位的显著跃升。相较于初代“天镜”,其数据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增长,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对海量金融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精准挖掘,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为金融决策提供更为及时且精准的依据。
在智能交互方面,“天镜”2.0具备更为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可实现与用户更为流畅、智能的对话交流,能给予用户更贴心、专业的回应,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
蒋宁在其主题演讲中强调,“天镜”2.0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研究如何使人工智能更具温情,更加贴近人的需求。马上消费金融的目标是确保数字化服务在高效和安全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响应人类的情感,这是公司向更智能、更贴近人性的数字金融时代迈进的重要步骤。
“天镜”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将为马上消费带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同时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升,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755-2651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