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新媒体大潮的漩涡中挣扎的传统媒体,要思考如何走出被牵着鼻子走的怪圈,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循环:定位有影响力的人群—提供优质新闻产品—延揽更多的精英记者—累积品牌效应和读者忠诚度—扩展影响力和能见度。
美国有些传统媒体就是每天只发布少量文章,而且要付费才能阅读,这种做派完全颠覆了新媒体以追逐流量为首要目标的经营模式。但成功的前提是,你的文章真的要够好。传统主流媒体应该锁定的读者,不是那些天天在脸书和微信上刷屏的人群,而是有能力去欣赏、思考你的好文章,甚至参与讨论、互动的专业人群。
在我看来,传统的主流媒体,至少有如下优势。一、品牌效应。二、内容原创能力。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仍然是内容的生产力。三、拥抱新传播技术冲破传统极限。内容为王加上传播的技术手段,有如猛虎添翼,可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
一是重要言论。今年4月份,习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我们连续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了《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等三篇评论员文章,对我国“三农”工作进行了深刻论述,体现了思想性和权威性。
二是重大典型经验。近年来,我们策划了一系列重大典型报道,介绍了各个地方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推动了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
三是重大典型人物。我们不但推出了以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典型人物报道,还通过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和中国十大杰出农民的报道与推选,引领舆论导向,传播社会正能量。
传统媒体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加快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应该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将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党媒所担负的使命。
我们旗下有3份报纸,还有6本相关的杂志。融合对我们来说,实际是一个转型期。转型的同时,报纸的特色不可以丢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一定要打造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报纸,才可以真正做好新媒体的转型。我们应该在专业领域里树立自信,树立权威。
新闻的底线、新闻的基本法则,我们一定要坚守。如果不坚守,我们自己的本色就没有了,在竞争中就不可能立得住。这个坚守,不只是在平面媒体中,在新媒体中也要做到。
我们的报纸基本上都是周报,时效性和信息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得通过新媒体来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作为专业报人,在媒体的信息功能上,我们再不能追求它的速度和信息的量,因为这一点是我们的短项。我们不光是要权威、引导、占领制高点,我们还要有一种服务意识。我们的受众、读者,应该把他们当成用户来看待,这样更便于互动。在互动中,我们要为他们服务,打造我们的影响力。
媒体融合要实现“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叠加”,既不能唱衰传统媒体,也不能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搞成“两张皮”,更不能让新兴媒体“吃掉”传统媒体。
我们把媒体融合作为我们的发展观,高位推动,全力以赴。过去湖南日报的发行量是34万份。我们建设了新湖南客户端,一年时间,下载量突破1200万。湖南日报的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不仅得到了延续,还得到了提升。
今天,自媒体带来的新鲜感和冲击感已过,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厌烦冗余的信息,渴望高质量的资讯,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重新进入受众视野。实践中,湖南日报一方面没有“葛优躺”,坚持高质量原创,做负责任的政经大报;一方面没有抱残守缺,不靠报纸一条腿走路,而是通过新媒体多平台多渠道发声,释放融合的“洪荒之力”。目前,我们已有10家PC端网站,100个移动端新媒体,让这张传统报纸的优质内容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
中央台把媒体融合工作作为“台长工程”,努力探索适合中央台的融合发展道路。阎晓明台长提出了“新型广播 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建设以声音为特色、“广播+互联网”的新型广播,同时以“中国广播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探索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新型国家级主流媒体集团。
中央台以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运营办公室和“央广新媒体”公司为两个抓手,以中国广播云平台为基础IT平台,构建了多终端新闻策划、采编、发布融合传播协调机制。中央台也完成了中央台四网融合、内容公司整合、推进广播频率资源整合,并重点推进“中国广播云平台”工程建设,以技术为支撑推动广播行业媒体融合发展。此外,中央台还构建了“中央厨房”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打造全媒体产品矩阵。
下一步,中央台将继续探索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广播的发展道路。
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视网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机构,在推进台网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央视网聚焦重点,以重点项目示范效应带动融合发展。在全台统筹下,我们在两会、高访等重大报道实践中,以独家资源为依托,快速形成融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猴年春晚、中国谜语大会等现象级节目的融合传播,实现内容、频道、平台的“三个打通”。
通过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实现电视观众向“新媒体用户”的不断转化与沉淀。目前,央视网月度独立访问用户5.1亿,“央视影音”客户端用户下载总量超过5亿次,是中央主流媒体中下载量最大的新媒体产品。
央视网还跟踪前沿技术,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互为驱动。运用VR虚拟现实、移动直播、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创新主题主线报道。建设用户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和用户画像技术,推动节目内容的精准化传播。
一是去产能。媒体太多太滥,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要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行政格局,精简媒体数量和人员数量。
二是调结构。全面迅速向新媒体转型。不要等靠要,要把主要的人财物向新媒体倾斜,打造地域化特色鲜明的用户信息总汇。不是新闻总汇,是信息总汇。
三是出精品。要倡导工匠精神,弯得下腰,沉得住气,精准设置议题,把握时度效,做有品质的传媒产品。内容为王是内容产业不变的主题。
四是补短板。走市场化道路,超常规引进技术、资本和营销人员,补技术开发短板、资本运作短板和经营管理短板。
信息技术风起云涌,新兴媒体迭代而来,不是奏响了传媒行业的安眠曲,而是发出了传媒行业的集结号。传媒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近年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推动媒体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融合发展标杆项目。着力培育新媒体平台级产品,在确保导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聚集用户、影响用户。
二是抓全媒体战略重组。以发展全媒体为目标,推动传统媒体分散资源向全媒体资源聚合,传统媒体资源向新媒体资源转换。组建中的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打造集“媒体、数据、交易”为一体的专业财经全媒体和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抓融合发展资金平台。将政策性引导扶持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为培育新媒体拳头产品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持。
四是抓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全省各主流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陆续建成,实现全媒体内容集约化生产、导向一体化管理、产品多渠道发送。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可以依靠什么?靠技术,不如互联网企业;论资金,也没有足够雄厚的资金。以往,传统媒体所依赖的是影响力,我们的社会功能、商业模式都是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依然要依靠影响力,实现转型。
近两年里,伴随技术创新与媒体生态变化,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已从终端融合、渠道融合,进入业态和商业模式融合的阶段。传统媒体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新媒体系统的用户平台如何构建、内容如何生产和分发、商业模式如何建立等。
概括起来说,现阶段的媒体融合,实质就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那么,传统媒体如何实现互联网化?可以通过两个标志来衡量:一是有没有基于互联网的用户入口;二是有没有对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应用的处理能力。用户入口与数据能力相结合,才是构建用户平台的基础。
我们多数的主流媒体,在主流文化价值传播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在互联网文化属性上做得还有不够鼎博下载注册。我们对互联网亚文化属性是忽略的,甚至有点瞧不起,实际上互联网亚文化的属性是一种势不可当的趋势。
新兴媒体要遵循互联网的文化属性,互联网是一个平等的、多元的、包容的平台,产生了二次元、弹幕,电竞等等亚文化。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阵地,而且这个阵地尤其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加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融合,加强主流文化和泛娱乐的融合,使我们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相同并进。
此外,我们广电媒体要抓住粉丝经济不放。要建立我们的社群,要有我们的黏性、有我们的忠实度,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这个方面,也是我们多年来做新媒体时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另外,互联网企业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和财会评价体系。我们要在传统媒体有线性增长的基础上,使新兴媒体有指数级的增长。
我们传统媒体越是与新媒体冲撞、融合,就越是要充分认识自身。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思想内容,这是根本和灵魂。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也表现出了许多不适应。一是对新的传播样态的轻视,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内容、权威发布和品牌价值转化为新的传播样态。二是对新的传播语境的轻视,原有的语态很容易变成老的“八股”。三是传统媒体人的互联网思维不健全,思维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游离甚至分裂,由此造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游离和分裂,融合发展也就变得缓慢。还有体制、机制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等,都是融合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辽宁广播电视台春晚,凭借多元化的渠道分发、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互补,连续多年蝉联全媒体收视冠军,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都市频道,客户端日最高互动次数超过1000万人次。千难万难,思想融合了就不难;千路万路,做强内容是正路。
当前,城市媒体发展正处于阵型层级分化的转折时期。一流媒体进军资本市场,二流媒体进军关联产业,三流媒体困守传统业态。
长春广播电视台提出的目标是:打造区域性、开放性、融合性新型主流媒体。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台在推动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虽然还没有“破冰”,但已处于“临界”状态,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目前,长春台正在着手进行“媒体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整合全台频率频道和新媒体资源建设“中央数据存储中心”,为实现台内现有新闻制作网、节目后期制作网、硬盘播出网的互联互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一个平台共建、所有终端分发、全媒体发布的目标。同时,着手推进广播电视发展公益基金平台“产业资本”平台建设,谋划建设长春广播电视文化园项目,力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撵上进度,跟上节拍。
0755-2651 0822